高赢发表一系列的文章,由两个部分组成,涵盖大中华区生命科学领域的许可交易、并购和融资等趋势。请点击此处查看该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2023及2024年截至第三季度中国生命科学(制药/生物科技)并购交易亮点
尽管2021年至2023年间,由于疫情和其他因素,中国整体并购市场出现波动,但生命科学制药/生物科技市场保持相对稳定。尽管交易数量在2022年有所下降,但在2023年迅速恢复到2021年的水平。截至2024年第三季的交易数量已经与 2023 年的数量接近,距离2024年结束还有一个季度。值得注意的是,有十笔交易已经公布/正在进行,但尚未完成。
以下是截至2024年第三季大中华区生命科学制药/生物科技值得注意的并购交易概览。
2024年截至第三季度值得注意的生命科学制药/生物科技并购交易* |
|||||
被收购方/卖方 |
收购方/买方 |
资产 |
交易价值(美元) |
公布日期 |
|
复宏汉霖 |
复星医药 |
抗体 |
17.1亿美元 |
2024年6月24日 |
|
Proteologix, Inc.** |
强生公司 |
抗体 |
8.5亿美元 |
2024年5月16日 |
|
正大制药青岛 |
青岛国信发展 |
小分子 |
2.53亿美元 |
2024年2月6日 |
|
Green Cross Hong Kong Holdings |
博雅生物制药集团 |
抗体 |
2.51亿美元 |
2024年7月17日 |
|
信瑞诺医药** |
诺华 |
抗体 |
未披露 |
2024年1月5日 |
*基于PitchBook的大中华区已披露和已完成的制药/生物科技交易数据
** 强生公司从康龙化成及其他股东收购Proteologix, Inc.。康龙化成是一家中国公司。
高赢助力Proteologix, Inc.与强生公司达成收购协议
复星医药计划收购上海复宏汉霖
诺华(Novartis)收购SanReno Therapeutics
以下是2023年大中华区生命科学制药/生物科技值得注意的并购交易概览。
值得注意的2023年生命科学(制药/生物科技)并购交易*
|
|||||
被收购方/卖方
|
收购方/买方
|
资产
|
交易价值(美元)
|
公布日期
|
|
阿斯利康 |
亘喜生物 |
CAR-T |
12亿美元 |
2023年12月
|
|
江西珍视明药业 |
未有披露 |
小分子 |
5.2亿美元 |
2023年3月
|
|
兰州佛慈制药 |
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 |
小分子
|
2.7亿美元 |
2023年11月
|
|
F-Star Therapeutics, Inc. |
invoX Pharma |
抗体 |
$1.61亿美元 |
2023年3月
|
|
Bristol Myers Squibb**
|
联拓生物 |
小分子 |
3.6亿美元 |
2023年10月 |
*基于PitchBook的大中华区已披露和已完成的制药交易数据
**Bristol Myers Squibb与联拓生物之间的交易,属于终止许可协议,但其性质类似于资产收购
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
2023年,中国披露的最大额的一笔生命科学交易,是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的交易。阿斯利康签署协议,以12亿美元收购中国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亘喜生物。英国-瑞典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希望通过此次收购,进一步实现其细胞治疗目标。具体而言,此次合并将向阿斯利康的产品线中添加GC012F,这是一种针对19(CD19)和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疗法。GC012F目前处于临床阶段,正在研究用于治疗骨髓瘤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下一节将进一步讨论CAR-T细胞疗法在中国生命科学市场的意义。
交易模式的趋势
从2021年到2023年,小分子是中国生命科学并购交易中最常见的模式。这可能有很多原因:小分子通常比较小,结构更简单,更容易设计和开发,因而更容易预测。尽管小分子的存在很强,但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的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首先,许多人认为CAR-T疗法是癌症治疗的革命性方法 。其次,到2032年2,全球CAR-T细胞治疗市场预计将达到3590万美元。最后,中国目前在CAR-T治疗领域的临床试验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CAR-T临床试验中,中国进行了一半的试验,是美国目前进行试验数量的两倍3。因此,CAR-T细胞疗法很可能会继续在中国生命科学并购交易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4年截至第三季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在大分子/生物制剂模式下进行了多项并购交易。Proteologix-强生公司(双特异性抗体)和复宏汉霖-复星医药(PD-1抗体和HER2生物类似药)的并购交易都涉及大分子/生物制剂。中国生物制剂市场的增长速度继续超过全球生物制剂市场的增长速度,有赖于对生物制剂研究的投资增加、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制剂药物的日益可负担性、政府的有利政策以及对未满足需求(包括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需求。鉴于这些趋势,大分子/生物制剂可能会继续推动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并购交易。
医疗器械和普通生命科学公司的显著趋势
2023年值得注意的医疗器械并购交易*
|
||||
被收购方/卖方
|
收购方/买方
|
资产**
|
交易价值(美元)
|
公布日期
|
BMX Holdco |
苏州贝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医疗机械 |
4000万美元 |
2023年5月
|
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医疗机械(体诊断) |
1.59亿美元 |
2023年12月
|
凯思轩达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通用环球医疗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
医疗机械
|
6490万美元 |
2023年8月
|
*基于PitchBook披露的、已完成的、以医疗器械为重点的大中华区并购交易数据
虽然本文的重点是药品交易和模式,但也必须注意医疗器械公司在中国并购市场的重要性。自2015年以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显著4。事实上,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医疗器械收入将以8.3%的年增长率(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500.4亿美元5。鉴于这些趋势,业界有望在2025年大中华区并购格局中持续看到的医疗器械交易。
中国生命科学并购市场增长和复苏的驱动力
2023年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并购活动的复苏至2021年水平可归因于两个因素:(1)2015年和2016年间接受早期投资的公司进入成熟阶段;和(2)2022年全球生命科学IPO市场的减速。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台了几项重大监管改革,大幅缩短了新药的注册、审查和审批时间,推动生命科学行业从单纯的追随者转变为创新者。结合2016年《健康中国2030》计划的出台,以及海外归国人才的涌入,2016年至2021年间,中国出现了组建专注于创新药物和创新技术公司的热潮。1
亘喜生物(Gracell)成立于2017年,就是属于诞生于早期投资生命科学行业期间的公司。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美国首个CAR-T细胞疗法,利用这一点,亘喜生物开发了创新技术平台,旨在显著减少自体产品的生产时间和成本,同时也为可以“下架”的同种异体产品铺平了道路。鉴于对CAR-T疗法的需求不断增长,亘喜生物迅速地吸引了投资者,并在2018年至2020年间完成了三轮融资。随着亘喜生物和其他类似公司的成熟,早期投资者开始寻求退出机会,以实现投资回报。
尽管亘喜生物在2021年成功退出了纳斯达克的IPO,但在IPO高峰期没有退出的公司现在面临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回归的压力。《中国国家报销药品目录》大幅降低了药品的市场价格7,禁止盈利前公司在公开交易所上市的规定剥夺了尚未实现盈利的公司一度可行的退出途径。8 2022年至2024年期间,私募股权市场的艰难市场条件也导致了中国制药/生物科技公司估值的下降。因此,公司正以并购作为一种替代方案。2
展望未来
我们预计市场将继续复苏。具体而言,我们预计将对CAR-T细胞治疗和医疗器械公司等具有热门模式的公司进行进一步投资。也就是说,中国的生命科学市场和监管体系正在迅速发展。随着后期融资的减少和IPO市场的低迷,并购可能仍然是最可行的退出策略。然而,由于缺乏资本流通,中国并购市场的复苏可能无法反映全球并购稳定增长的现象。
订阅「聚焦大分子」,或其姊妹博客Big Molecule Watch了解全年与生物类似药和生物制品相关的法律发展的最新资讯。
[1] 中国创新药企下一个十年 白皮书GBi + KPMG (2022). 见图12, 2022年中国创新药企发展白皮书 (KPMG). 见 图表 1, The dawn of China biopharma innovation (2021).
[2] 中国创新药企下一个十年 白皮书GBi + KPMG (2022). 海外企业掀起收购国内医药公司浪潮 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也越来越多地通过许可合作来进入新的市场领域,以此作为实现盈利的途径。由于市场缺乏退出机会以及额外的融资资本,这种策略变得尤为重要。见链接: 麦肯锡公司《China biopharma – Charting a path to value creation》。欲了解更多关于该领域许可趋势的讨论,请访问链接: 2023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授权许可交易的主要趋势。
This informational piece, which may be considered advertising under the ethical rules of certain jurisdictions, is provided on the understanding that it does not constitute the rendering of legal advice or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by Goodwin or its lawyers. Prior results do not guarantee similar outcomes.
联系人
- /en/people/l/lawson-summer-brook
Summer Brook Lawson
律师 - /en/people/b/bian-yoko
Yoko J. Bian Ph.D.
Science AdvisorIP Litigation